信用评价简介

 

中国市场学会开展行业信用评价工作简介

  
   中国商品交易(流通)市场发展,20多年来经过了5个发展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三中全会到1985年,这个时候的发展主要是市场的恢复阶段,从1986年开始市场进入初期的发展阶段,1986年到1992年是第一个时期的初期发展阶段,1992年提出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以后,1993年商品交易市场就有一个快速的飞跃发展,到了1998年达到88000多家。批发市场从1998、1999年之交一直到2001年进入了整顿规范时期,到2002年以后,批发市场开始进入新的现代化的发展阶段。
  特别是近年来,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下,我国流通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流通业规模不断扩大,现代流通方式快速发展,流通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地位日益突出。2012年以来,流通业发展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国务院统一部署,有关部门组成了8个调研组分赴各地对流通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深入了解流通领域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等有关部门共同努力,研究制定了一系列促进流通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报请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流通体制改革加快流通产业发展的意见》(国发[2012]39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效率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3]5号,以下简称5号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国内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办发[2012]047号),这些重要文件的出台,充分体现了国家对流通业发展的高度重视,也进一步改善了流通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特别是国家近期刚刚出台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年)》在“深入推进商务诚信建设”中重点要求“加强流通领域信用建设”,要“研究制定商贸流通领域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共享制度,完善商贸流通企业信用评价基本规则和指标体系。推进批发零售、商贸物流、住宿餐饮及居民服务行业信用建设,开展企业信用分类管理。”这对加强我国商贸流通领域信用建设的发展将是一个纲领性文件。
  商务部也一贯高度重视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工作,并将其作为商务领域促进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切入点。针对我国农产品流通的“四低”问题,近年来,商务部陆续开展了双百市场工程、农超对接、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标准化菜市场示范、蔬菜直销直供、肉菜流通可追溯体系建设、新农村商网和农村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等一系列利民惠农工作,努力推动农产品流通产销衔接多样化、农超对接常态化、商流链条固定化和流通方式现代化,初步形成了以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菜市场为流通主渠道,农超对接等多种产销衔接为发展方向,直销直供为重要补充,农产品电子商务为探索趋势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在改善流通基础设施,培育流通主体,强化产销衔接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
   近年来,我国流通产业的业态发生了变化,外部的环境变化,需要我们在巩固传统流通业态的基础上,发展新的流通业态。比如,网上交易成了不可阻挡的趋势,先进的营销方式、流通模式是现代流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流通企业同外国竞争对手的主要差距之一。要继续大力推进以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为主要内容的流通现代化进程,及时掌握国际流通业新技术,学习、消化、改造、创新,后来居上。电子商务作为新的流通业态,国家也开始支持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逐步完善交易规则。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商贸流通业的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挑战,做大做强我国商贸流通业成为非常现实和必然的选择。然而,面对中国商品交易市场的乱象,应大力整顿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缺斤短两、商业欺诈、不正当竞争等违法行为,规范零售商、供应商交易行为。提高市场综合治理水平,明确管理体制,培育行业管理能力,规范交易秩序,建立市场诚信;建设开放、诚信的市场,是产业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广大消费者的内在需求。因此,进一步加强商贸流通领域企业诚信建设,是一件刻不容缓的事情。

 

 




 

版权所有:中国市场学会信用工作委员会
北京网聚无限提供网络带宽支持